来源: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19日
民盟省委:
你们提出的发展数字经济助力辽宁振兴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贵委的建议全面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完善培养和留住人才政策、进一步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水平等建议,对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加快辽宁“数字蝶变”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的要求,为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省委、省政府对数字化发展工作高度重视,把数字辽宁建设作为落实数字中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作为推动辽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加快经济、社会、政府治理等各领域数字化发展。
一、制定《数字辽宁发展规划》
省发展改革委按照省政府的工作安排,组织起草了《数字辽宁发展规划》。2020年12月2日,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
《数字辽宁发展规划》从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壮大数字经济新动能、打造政府数字治理新模式、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保护等5大领域明确18项工作任务。在新型基础设施领域,主要推进3项任务。一是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二是积极发展融合基础设施。三是大力培育创新基础设施。在数字经济新动能领域,主要推进4项任务。一是加快发展数字化产业。二是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三是构筑协同共进发展格局。四是加强开放合作。在政府数字治理领域,主要推进5项任务。一是建设协同高效数字政府。二是构筑信息惠民服务体系。三是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四是建设数字乡村。五是提升数字社会治理水平。在数据要素市场领域,主要推进4项任务。一是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二是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三是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四是探索建立大数据交易机制。在网络和数据安全保护领域,主要推进2项任务。一是打造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二是强化数据安全保护。
二、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高质量建设5G网络。2020年,省发展改革委按照省政府的工作安排,制定了《关于加快5G通信网络投资建设的工作方案》,从加快基础设施布局规划、简化建设审批流程、强化空间资源保障、推动公共设施共享、制定出台用电支持政策措施、加快行业推广应用等六个方面对省直部门和各市加快5G网络建设提出了工作要求,提出2020年建设5G基站2万座以上的工作目标。截至目前,我省5G基站数量已达2.77万座。同时,我省围绕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医疗等重点应用场景提升建设速度、融合深度和应用广度,打造一批5G融合应用示范标杆。到2022年,将实现行政村及以上地区5G网络全覆盖,高速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等交通线路沿线连续覆盖。
二是高水平建设千兆光网。全面落实新、改(扩)建住宅建筑光纤到户要求,加快既有住宅建筑光纤到户改造。推动10G PON规模部署,实现行政村及以上地区千兆宽带全覆盖,按需推动千兆光纤宽带逐步向有条件的自然村延伸。探索万兆宽带网络在全省18个重点产业园区商用试点,形成“万兆园区、千兆城市、百兆乡村”光纤覆盖格局。推动广电网络开展网络IP化、光纤化改造,基本具备千兆接入能力,满足4K/8K超高清视频、VR/AR等大带宽业务需求。
三是提升骨干网性能和效率。推广部署200G/400G超高速骨干光传输系统,构建大带宽、高可靠、智能控制的光传输网络。加强沈阳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与重要节点城市、数据中心城市的连接。提升大连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访问性能,积极推动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沈阳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等一批关键项目落地实施,大幅提升辽宁互联网网络访问性能。推进全省IPv6规模部署,持续优化IPv6端到端网络质量,提升行业网站和互联网应用的IPv6浓度。积极争取在我省部署互联网域名根镜像服务器节点和国家顶级域名解析节点。加快北斗系统应用推广。
四是推动移动物联网深度覆盖。统筹利用4G、5G、NB-IoT等接入技术,打造宽窄结合的物联接入能力。加快NB-IoT网络建设,实现沈阳经济区、沿海经济带,以及重点工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地下管网、交通路网等重点应用场景深度覆盖,其他地市实现县城以上地区普遍覆盖。引导新增物联网终端向NB-IoT和LTE-Cat1迁移,有序退出2G/3G网络。充分发挥基础电信企业平台、数据和资源,重点打造一批面向工业制造、智慧农业、仓储物流、智慧医疗等领域的移动物联网标杆工程,通过标杆工程带动百万级连接应用场景创新发展。推进eSIM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规模应用。
五是统筹推进全省数据中心建设。立足各地市数据中心现状,产业布局、市场需求,积极打造以沈阳为核心,大连、锦州为补充的数据中心集聚发展格局,形成“一主两副、多点支撑”的一体化空间布局,推动数据中心规模集聚发展。推进先进节能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现新建数据中心PUE值不高于1.4、改造后的数据中心PUE值不高于1.6,打造建设有序、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绿色集约的数据中心发展格局。
六是推进工业互联网体系建设。国内首个“星火•链网”骨干节点在营口落地。营口、铁岭、辽宁禾丰、沈阳煤科院、辽宁联通、葫芦岛等6个二级节点上线运营,居东北地区首位。
三、推进数字经济发展
一是加快数字产业化发展。2020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57亿元,同比增长9.8%。英特工程仿真技术(大连)有限公司和华为公司合作建立中国仿真服务云平台已在全国布置推广。大连一重、沈飞集团、东软集团、心医国际的大数据项目入选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东软医疗、心医国际的解决方案入选工信部支撑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课大数据产品和解决方案。
二是加快产业数字化应用。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高精度高可靠性传感器、RFID产品识别等技术广泛应用,规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1.8%,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5%。汽车、装备、钢铁、石化等重点工业大数据平台初具规模,“宝马云”、“沈鼓云”、“鞍钢云”、“东软云”等行业场景广泛应用。麦克奥迪智慧能源管理平台、中德紫光输配电协同制造平台等20多个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线运行。东软工业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作为国家工业强基工程项目,为500家以上工业企业提供大数据应用服务。大连市获批国家数字服务基地。
三是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应用。建立辽宁省区块链发展管理部门统筹协调会议机制,开展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调研,研究制定辽宁省积极稳妥促进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生态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培育区块链等数字经济新模式发展。
四、强化创新驱动
一是组织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单位开展我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明确发展目标、重点发展领域及主要任务,以助力我省数字经济发展。
二是提升赋能技术能力。面向我省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需求,聚焦人工智能、工业软件、高端元器件与芯片、工业物联网、智能工厂等方向,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产品研制及应用验证、市场化推广和产业化引导,突破数字化瓶颈,夯实网络化基础,打造智能化引擎,加速集成化应用。
三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用才与留才相衔接,将相关领域高端人才纳入“兴辽英才”等各类人才计划,通过推进实施“团队+项目”的“带土移植”工程,培育和引进更多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激活创新第一动力,加强企业在钢铁、石化、装备制造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学科交叉融合方面的人才引育。
四是全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服务生态。支持骨干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等社会力量,充分利用重点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基地等各类创新创业要素,开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创新服务。推动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建设,增强企业主体地位,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五、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
一是建成省政府数据中心政务云平台,为79个部门的825个政务信息系统提供计算、存储、安全等各类资源服务。2020年启动数据中心的扩容改造工程和灾备中心建设工程,其中:扩容改造工程一期工程已经完工,新增机柜94个,二期工程正有序推进,建成后将形成29个机岛、796个机柜、近6000台各类设备的承载能力,达到中等数据中心规模水平;灾备中心建设工程包含省政府数据中心的同城备份中心和异地灾备中心,将于近期建成,建成后可有效提升政务应用运行的稳定性和政务数据存储的安全性。
二是积极开展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已完成与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14个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对接,完成了与46个省级自建业务系统对接,已申请25个国家部委的38个业务系统资源,已完成与财务部、交通运输部等部委的22个垂管系统对接。形成上联国家、下联各市、横向连接各部门的数据共享交换体系,提升了我省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提升审批效率,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为实现“一网通办”“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提供支撑,推动了我省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六、下一步工作
一是持续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全面落实《数字辽宁发展规划(1.0版)》和《辽宁省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3)(1.0版)》等文件,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重点抓好信息产业和工业互联网工作,提升全省工业数字化水平和现代化能力。
二是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互联网域名根镜像服务器节点和国家顶级域名解析节点尽快部署,加快全省IPv6规模部署,筹建辽宁省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进区块链省级地方标准制定,培育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试点示范项目。
三是进一步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应用。深入开展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继续完善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系统功能,推进政务服务、公共支撑和安全保障一体化体系。持续强化云平台资源投入和运维管理水平。加强数据资源开放,以政务大数据带动民用、商用大数据协同发展。
四是完善数字化人才体系。加强数字经济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布局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等。大力引育数字化高端人才,以“兴辽人才”为依托,强化省内高校对数字化高端人才的引育和创业扶持的力度,做好相关人员子女照顾政策的落实。
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