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0301号《关于以湾区一体化为突破口增强龙头带动促进双核联动的提案》的答复

作者:发改委办公室审核员

来源: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19日

王启尧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湾区一体化为突破口增强龙头带动促进双核联动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发挥太平湾合作创新区潜能、加快构筑大连都市圈发展格局、密切与腹地联系、构建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等建议,与辽宁省“十四五”规划纲要高度契合,对增强大连龙头带动能力、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关于发挥太平湾合作创新区潜能,培育核心增长极的建议。

  2018年11月,辽宁省政府、大连市政府与招商局集团签署了《太平湾合作安排协议》,参照“前港—中区—后城”的蛇口模式,着力将太平湾打造成融“港产城融创”于一体的东北亚“新蛇口”。经多方协同配合,太平湾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

  大连市政府推动“一平台两飞地”建设。搭建前海—太平湾创新合作平台,签署《共建前海—太平湾创新合作平台合作框架协议》;设立国资央企合作经济飞地,与十余家央企深入对接,与哈电等签署战略框架协议;设立东北亚合作经济飞地,已与一家美资企业签署粮油加工项目投资计划协议。

  省商务厅深入推进太平湾创新区与辽宁自贸试验区共同发展。加大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经验工作力度,进一步提升太平湾创新区示范作用。加大区内先行先试工作力度,积极研究符合太平湾创新区实际的、可操作的协同发展方式。

  省国资委正在制定《深化沈阳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提出将太平湾合作创新区打造为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的特别示范区。目前,已征求了沈阳市、大连市、省直有关部门和招商局集团意见,近期将履行决策程序。

  二、关于加快构筑大连都市圈发展格局,分阶段推动周边城市一体化的建议。

  辽宁省“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以大连为龙头,以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等沿海城市为支撑,高质量创建辽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统筹推动“渤海翼”与“黄海翼”协同发展,加快建成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

  下一步,将加强沿海六市协同,推进全方位合作,对接“冰上丝绸之路”和中俄海洋经济走廊,为更高对外开放作出示范。积极借鉴大湾区、长三角和青岛都市圈等区域成功作法,尝试以辽东湾沿岸地带为核心,加强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合作,不断加强沿海六市协同发展,发挥港口整合优势把大连-营口-盘锦核心港区,打造成海上和陆路双向衔接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三、关于聚焦城市核心功能,密切与腹地联系的建议。

  辽宁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公海铁多式联运,拓展港口腹地纵深,开辟融入东北亚经贸格局的陆海物流新通道。依托国家级平台推进先行先试,实施“港产城融创”一体式发展。

  省发展改革委组织研究编制《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将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下一步发展的战略定位之一,目标就是以大连港为中心,建设错位发展、绿色高效的世界级港口集群。促进辽宁沿海港口资源与东北腹地运输资源整合,推进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公海铁多式联运,开辟融入东北亚经贸格局的陆海物流新通道,形成对腹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下一步,将研究推动沿海六市与抚顺、 辽阳等地合作,利用产业优势、港口优势,充分发挥石化产业研发优势,探索在沿海城市新建大型原油储运和中转基地,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延伸我省石化产业链条。

  四、关于增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信心和决心,构建“一港三区五中心”的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的建议。

  辽宁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统筹沿海港口一体化发展,发挥大连“中心港”效应,加快畅通陆海通道,推进智能化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提升航运服务水平。建设海洋强省。坚持陆海统筹、经略海洋,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壮大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材料、海洋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培育现代海洋渔业,发展精品水产养殖,加快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推进“现代海洋牧场”计划。扶持远洋渔业,培育建设高端远洋渔业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业和涉海金融、保险服务、海洋信息服务业,推进智慧海洋工程。

  省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的《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以省政府名义报送国务院审批,现已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具体办理。其中明确提出,以大连港为中心,加强协同发展,提升航运服务水平,建设错位发展、绿色高效的世界级港口集群。《规划》中明确定位大连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提出“建设海洋科技创新高地”“增强大连‘浪漫海湾名城’品质旅游”。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加强沟通协调,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修改完善《规划》,待国务院批复同意后抓紧组织落实。

  感谢您对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相关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