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构建区域“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议(第1238号)的答复

作者:省发展改革委

来源:省发展改革委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4日

马旭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构建区域“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我省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随着“双碳”目标推进,党中央站在“两个大局”的高度作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战略决策。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过程将是一个由高排放、化石能源为主的资源主导型供给体系,逐步走向绿色清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存的低碳能源供给系统。

  辽宁省清洁能源态势良好。截止2024年,水电、生物质、风电、光伏、核电装机容量分别为456、124、1755、1214、668万千瓦,清洁能源总装机占比达到52.03%,清洁能源发电量1166.70亿千瓦时,占比达到51.14%,已实现清洁能源发电量、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双超50%。

  二、已开展的工作情况

  (一)强化规划引领,注入科技创新动力

  在当前“十五五”电力发展规划前期研究工作中,我们积极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规划研究中的应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电力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深入分析能源供需趋势、资源分布特点等,为科学制定电力发展规划提供有力支撑,确保规划既符合我省能源发展实际,又能顺应能源技术创新的潮流,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二)起草专项行动计划,推动“人工智能+能源”融合发展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批示要求,我委正在积极起草《辽宁省“人工智能+能源”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行动计划》以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发电清洁低碳转型、电网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带动煤炭安全高效生产、助力油气绿色低碳开发利用、加快能源消费节能提效、促进能源新模式新业态、增强能源系统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等8个方面,提出我省落实重点任务。

  (三)着力推进电力产业集群重点项目建设

  为深入贯彻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部署,扎实推进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省委省政府启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将电力装备列为22个产业集群之一。电力装备产业集群由省政协姜军副主席牵头统筹,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为成员单位。在姜军副主席的带领指导和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按照清单化、项目化和工程化要求,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指导各地立足比较优势,围绕产业链“链主”企业开展精准招商、补齐短板,加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依托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打造了沈阳变压器配套园、大连普兰店互感器产业园、鞍山柔性输变电装备产业园等一批特色园区,产业集聚优势显著增强。我省超特高压输电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中低压互感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核心产品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

  (四)打造智能电网示范工程

  我委编制印发《辽宁省配电网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积极推动智能电网示 范工程建设:

  1.沈阳中德源网荷储一体化低碳工业园区示范。通过“多能互补微电网+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绿电溯源+全时全域数字孪生平台”的路径,助力中德产业园区成为绿色低碳示范工业园区,满足园区内宝马与其上下游产业、新能源制造和创新型企业对高品质绿电和多样化用能需求。

  2.本溪多级微电网互动绿色乡村旅游示范。通过建设线路级微电网和台区级微电网互动的集群构架,增强网-储协同,实现智慧能源与绿色生态双融入。创新打造微电网互动互济,智慧微电网赋能乡村振兴、绿能消纳、生态融入的乡村旅游典范。

  3.大连国际展示新城区卓越升级示范。通过“双花瓣新型接线+全自愈二次保护+全面感知主动运维+源网荷储高效互动”的路径,探索不停电作业管理体系,打造停电无感、灵活互动的大连新城区卓越配电网示范样板。

                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