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利用超长期国债等措施支持我省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1177号)的答复

作者:省发展改革委

来源:省发展改革委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4日

申桂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利用超长期国债等措施支持我省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经多部门联合研究,现答复如下。

  当前我省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人口问题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长期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对于支撑我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我省围绕人口发展困局积极施策,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一、主要工作举措

  一是不断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贯彻落实国家生育支持政策,出台《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延长婚假、产假、护理假,增设育儿假、独生子女父母住院照料假,落实配租公租房轮候优惠政策,加大购房租房支持力度,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扩面,完善生育医疗待遇保障,切实减轻群众生育负担,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不断推进。

  二是积极争取超长期国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超长期国债支持政策,主动担当作为,扎实履职尽责,多次赴国家了解支持方向,科学指导全省谋划包装项目推动我省人口高质量发展。2024年以来,争取超长期国债资金支持省妇幼保健院推进妇产保健能力提升,大力提升辅助生殖技术水平,推动生育率提升,支持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营口市中心医院开展病房改造,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谋划形成并批复14家省直医院、全省县域医共体以及省疾控中心医疗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争取并下达超长期国债设备更新资金支持其中5个项目推进建设,全面推动重点医院高端医疗设备示范应用及县域医疗设备达标提质。

  三是落实地方资金保障。2024年统筹一般公共预算资金24.7亿元,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开展0-6岁儿童和孕产妇健康管理、新生儿免费疾病筛查、妇女“两癌”检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统筹一般公共预算资金0.3亿元,支持加强妇幼保健机构特色专科建设,提升妇幼保健机构婚前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和妇女病防治等特色专科服务能力,保障优化生育政策实施,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四是推进劳动就业保障。紧盯行业企业发展变化趋势,针对灵活用工等新就业形态特点,着力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大力推动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常态化开展根治欠薪“四季行动”,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保持动态清零。依法保障女性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等合法权益。指导用人单位合理设置招聘条件和用工管理要求,消除地域、身份、性别、年龄等不合理限制,保障平等就业权利。健全生育保障、普惠托育、就业扶持等支持体系,推广“妈妈岗”就业模式,构建生育友好就业环境。

  五是持续完善引才政策。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百校千企”人才对接计划》等文件,优化完善11条政策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落实支持青年人就业创业的各项补贴政策,推动一次性扩岗补助、一次性求职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落实落地。深入实施“兴辽英才计划”,拨付资金4.46亿元,为高层次人才(团队)干事创业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开展“百万学子留辽来辽”行动,赴18个省市、40所“双一流”重点高校开展入校宣讲,连续3年在高校毕业季举办全省事业单位集中公开招聘活动,有力推动更多高学历高素质的高校毕业生到辽宁工作,为全省各级各类事业单位补充新鲜血液,持续优化事业单位人才队伍结构,为打好打赢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攻坚之年攻坚之战集聚新的智慧和力量。2024年累计发布招聘岗位27万个,参与入校宣讲高校毕业生超18万人次,达成就业意向6.3万人。

  六是加大生育宣传力度。结合“5·15”国际家庭日、“7·11”世界人口日等节日纪念日,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政策宣传解读,普及生育支持政策和健康生活知识,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和生育观念。连续3年开展托育服务主题宣传活动,提高群众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认知度,推动全社会关心支持婴幼儿照护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省卫生健康委、省计划生育协会联合开展了2024年度“好家风健康行”家庭健康主题推进活动,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舆论,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积极争取超长期国债。加强政策研究,深入学习国家关于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和超长期国债投向领域要求,精准把握政策导向,梳理人口领域符合支持条件的重点方向。全面摸底调研,组织开展人口领域项目储备专项行动,聚焦生育支持、托育服务等重点领域,系统谋划一批前期工作扎实、示范带动性强的优质项目。强化部门协同,建立财政、发改、卫健等多部门联动机制,形成项目申报、资金争取工作合力,高质量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和资金申请报告。积极向上沟通,主动对接国家部委,汇报本地人口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实际需求和项目建设计划,争取上级政策指导和资金倾斜支持,推动更多项目纳入国家支持范围,为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资金保障。

  二是稳步落实补贴政策。强化资金统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就业保障、生育养育等领域的预算支出,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确保政策资金足额到位。加强部门联动,协同人社、卫健、教育等部门,打通数据壁垒,精准识别群体需求,推动政策落实与人口发展趋势精准匹配,减轻生育、养育成本,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进一步支持我省人口高质量发展。

  三是完善落实人才政策。贯彻落实各项吸引、留住人才的政策举措,深入实施“兴辽英才计划”,持续开展“百万学子留辽来辽”行动、2025“博士沈阳行”行动、东北亚(沈阳)人才交流大会、中国海外学子(大连)创业周、辽西人才交流大会等活动,深化省校、省院战略合作,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推动高端智力资源加速向辽宁汇聚。提升劳动者权益保障力度,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促进工作,着力解决适龄生育人群就业、生活后顾之忧,营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为我省的全面振兴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支撑。

  四是持续做好宣传工作。强化宣传阵地建设,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宣传矩阵,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两微一端一抖”新媒体等平台,结合社区宣传栏、政务新媒体等渠道,加大对我省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宣传报道力度,扩大生育政策和优生优育知识传播覆盖面。加强典型示范引领,挖掘和宣传幸福家庭、科学育儿等先进案例,邀请专家、育儿达人分享经验,传递积极生育观念。优化部门协同联动,做好我省人口高质量发展宣传报道,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和生育观念,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