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生猪生产情况调查

作者:发改委办公室审核员

来源:价格监测局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28日

  按照省价格监测局工作安排,朝阳市发展改革委与农业、商务等部门以及相关企业积极沟通,并深入养殖场(户),对生猪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具体内容如下:

  一、生猪生产总体情况

  一季度,全市生猪存栏239.79万头,同比增长22.41%;能繁母猪存栏32.32万头,同比增长15.80%。生猪存栏及能繁母猪存栏已经恢复并超过疫情发生之前状态。

  二、生猪价格变化及生猪养殖收益情况

  从2018年初开始,朝阳市生猪价格呈现持续下降趋势,2019年1月份达到最低点,之后价格开始一路飙升,2019年11月份生猪收购价格达到历史高点为37.47元/公斤,随后逐渐震荡下行,目前生猪收购价格为18元/公斤,同比下降30.23%。

  从调查数据来看,4月份自繁自育养猪场(户)生猪销售价格为21~22元/公斤,养殖成本价18-20元/公斤,养殖场(户)每出售一头生猪(按照130公斤计算)盈利大约在300~400元左右,盈利大幅减少。5月份到目前育肥猪平均价格为19.5元/公斤,同比下降29.5%,月环比下降17.04%。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5元/公斤,同比下降34.9%,月环比下降18.3%。

  生猪从出生到出栏用料情况如下:从断奶到长至30公斤,饲料日用量为0.5公斤,饲养60天,饲料价格为7.4元/公斤,花费222元左右;30~50公斤,饲料日用量为1.5公斤,饲养40天,饲料价格为4.4元/公斤,花费264元;50-75公斤,饲料日用量为3公斤,饲养50天,饲料价格为3.4元/公斤,花费510元左右;75~175公斤,饲料日用量为4公斤,饲养100天,饲料价格为3.4元/公斤,花费1360元左右,仔猪落地成本为500元,防疫保健费用为100元,合计养猪成本为2956元。按照现在生猪的市场价格19.5元/公斤,150公斤的生猪出栏,已经没有利润。

  中小规模调查户生猪养殖成本收益情况如下:

  (一)产量变化情况

  今年一季度小规模生猪出栏重量为142.52公斤/头,比去年同期的每头116.11公斤增加26.41公斤,增幅22.8%;中规模生猪出栏重量为133.57公斤/头,比去年同期的每头130.46公斤增加3.11公斤,增幅2.4%。今年一季度小规模生猪的产值为每头4728.15元,比去年同期的每头4011.81元增加了716.34元,增幅17.9%;中规模生猪的产值为每头4030.24元,比去年同期的每头4396.36元减少366.12元,减幅8.3%。生猪产值下降主要是因为生猪销售价格比去年同期大幅度减少,致使生猪产值下降。今年小规模生猪每50斤主产品出售价格为1655.26元,比去年同期的1723.28元减少了68.02元,减幅4.0%;中规模生猪每50斤主产品出售价格为1504.73元,比去年同期的1680.92元减少了176.19元,减幅10.5%。

  (二)成本分析

  今年一季度小规模生猪每头生产成本为3021.06元,比去年同期的每头2298.17元增加了722.89元,增幅31.5%;中规模生猪每头生产成本为2667.891元,比去年同期的每头2254.59元增加了413.30元,增幅18.3%。生猪生产成本增加主要是因为人工成本增加和物质与服务费用的增加。

  今年小规模生猪和中规模生猪每头物质与服务费用分别为2621.56元、2545.66元,比去年同期的1953.92元、2135.59元分别增加了667.64元、410.07元,增幅比例分别为34.2%、19.2%。影响物质与服务费用变动的主要因素是其中的各项费用涨跌互动。具体变动情况如下:

  小规模生猪:1. 仔畜费用增加。今年生猪仔畜费为1137.75元,比去年同期的1037.16元增加了100.59元,增幅9.7%。今年仔畜价格为每公斤65.05,比去年的每公斤61.92元增加3.13元,增幅5.1%;2.精饲料费用增加。今年生猪精饲料费为1407.64元,比去年同期的845.29元增加562.35元,增幅66.5%;3.饲料加工费增加。今年生猪饲料加工费为7.50元,比去年同期的6.30元增加1.20元,增幅19.1%;4.水费增加。由去年的2.36元增加到3.13元,增幅32.6%;5.固定资产折旧增加。由去年的18.28元增加到24.30元,增幅32.9%;6.管理费增加。由去年的0.40元增加到0.45元,增幅12.5%;7.医疗防疫费减少。由去年的4.32元减少到3.31元,减幅23.4%;8.死亡损失费减少。由去年的21.84元减少到19.85元,减幅9.1%;9.工具材料费减少。由去年的1.58元减少到1.44元,减幅8.9%;10.修理维护费减少。由去年的0.89减少到0.69元,减幅22.5%。

  中规模生猪:(1) 仔畜费用增加。今年生猪仔畜费为1099.41元,比去年同期的1081.50元增加了17.91元,增幅1.7%。今年仔畜价格为每公斤65.71,比去年的每公斤64.07元增加1.64元,增幅2.6%;(2)精饲料费用增加。今年生猪精饲料费为1337.79元,比去年同期的945.03元增加392.76元,增幅41.6%;(3)饲料加工费增加。今年生猪饲料加工费为7.06元,比去年同期的5.39元增加1.67元,增幅31.0%;(4)水费增加。由去年的1.91元增加到2.513元,增幅31.4%;(5)医疗防疫费增加。由去年的8.54元增加到11.61元,增幅36.0%;(6)死亡损失费增加。由去年的12.31元增加到13.31元,增幅8.1%;(7)工具材料费增加。由去年的1.06元增加到1.33元,增幅25.5%;(8)修理维护费增加。由去年的0.59增加到0.76元,增幅28.8%;(9)管理费增加。由去年的0.16元增加到0.23元,增幅43.8%;10.固定资产折旧减少。由去年的15.85元减少到14.48元,减幅8.6%;11.保险费减少。由去年的48元减少到42元,减幅12.5%。

  今年一季度小规模生猪人工成本为399.50元,比去年同期的344.25元增加了55.25元,增幅为16.1%;中规模生猪人工成本为122.23元,比去年同期的119元增加了3.23元,增幅为2.7%。影响人工成本变动的主要因素是家庭用工折价增加。家庭用工折价费用增加主要是因为家庭用工天数增加。今年平均每头小规模生猪和中规模生猪的家庭用工天数为4.7日、1.43日,比去年同期的4.05日、1.4日增幅分别为16.1%、2.7%。

  (三)净利润变化情况

  今年一季度小、中规模生猪净利润平均为每头1694.59元、1362.35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17.35元、779.42元,降幅1.0%、36.4%。利润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生猪销售价格下降所至,因为养殖户受活猪市场价格波动,有种避险心理,回笼资金,部分养殖户由之前压栏情况到现在的提前出栏,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导致活猪价格下滑。

  三、今后生猪产销形势预测

  按生猪生产规律推算,现有存栏猪数量决定今年上半年生猪出栏数量,能繁母猪数量决定今年下半年生猪出栏数量,后备母猪数量决定明年生猪出栏数量。从当前监测情况看,朝阳市生猪产能已经完全恢复,只要不再出现非洲猪瘟疫情,商品猪出栏数量可能会继续增加。而生猪价格主要受全国生猪出栏数量影响,目前生猪价格还是以低位震荡为主。据朝阳县羊山镇振兴肉猪养殖企业负责人刘振军反应,今年自繁自育养猪的不会赔钱,而外购仔猪和二次育肥的养殖户利润就难有保障了。

  四、生猪养殖业保险情况

  朝阳市畜牧养殖业保险工作自2014年北票试点、2015年全面展开,在财政部门大力支持下,畜牧兽医部门协办单位与保险公司经办机构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推动全市养殖业保险工作健康发展。一是规模不断扩大、保费总额快速递增。2014年度试点保费总额仅为251.2万元,随后三年保费总额每年以超过1500万元增长;2018年度保费总额接近6000万元;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响下,较好的完成了年度任务,保费总额实现1.57亿元,突破亿元大关,是2015年度的10倍。在全省十四个市位居第一。2021年度共投保生猪219.5万头,保费额度达到1亿元。二是养殖业保险保障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养殖业保险工作的深入开展,畜牧业保险赔付水平逐年提高,在畜牧业防灾减损和恢复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为养殖户脱贫增收撑起了“保护伞”。目前,全市累计理赔死亡牲畜46.4万头,为养殖场(户)挽回直接经济损失共计1.95亿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三是养殖业保险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农业农村部门、保险经办机构,在养殖业保险工作中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确保养殖业保险工作顺利开展。2021年将于5月末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确定保险经办机构承办区域分布。

  五、屠宰与流通方面

  经过对朝阳市大型肉食品厂进行调查,近期凌源宏瑞屠宰场日屠宰量由原来2000头,下降到800-1000头;辽宁柏慧燕都食品有限公司屠宰生猪的收购价格在每公斤18元左右,购进渠道是与本地大型养殖企业温氏集团、正邦集团等进行合作,因此当前的生产、流通方面比较稳定,生猪的供应量可以供肉食品厂正常运营。

  另外通过与商业城、佳惠连锁超市沟通了解,目前猪肉市场价格有所下滑,但供应量总体平稳,未出现居民大量囤积、商品脱销等现象。后续猪肉商品价格涨跌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并不影响居民日常消费。

  六、建议及对策

  1、全力做好生猪保供稳价工作。尽快恢复生猪产能,加强疾病防控,统筹推进屠宰加工、冷链物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检验检疫等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2、合理淘汰部分生猪,维持一个高产高效的猪群结构。养殖户可以适当缩减养殖规模以规避风险,在淘汰落后产能生猪的同时,维持一个高产高效的猪群结构。

  3、加强疫病防控,加大科技投入。近年来,生猪疫病时有发生,是减少生猪数量,增加养殖成本的重要原因,应加大科研力度和科技投入,加强重大疫病的科研攻关。一要加强和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有效防控重大流行疫病,扩大动物疫病强制免费免疫的物种和病种,适当提高病死猪和因防疫需要扑杀的生猪补贴标准;二要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水平,增加补贴经费和工作经费;三要加强科研工作,有效改良生猪品种和品质,普及科学的饲养方法,实行生猪品牌战略和优质优价,促进生猪生产的优质高效。

  4、加强生猪价格监测预警。各级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生猪和饲料价格信息的收集与反馈,及时了解和掌握生猪生产及市场协调、稳定、健康的发展。

  5、屠宰企业建议有关监管部门严格把控生猪的来源。

  6、面对基层动物防疫力量明显不足,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编在岗人员数量逐年减少,个别乡镇所出现在岗人员仅1人的情况,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建议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考试、特聘专员等方式,对基层防控一线进行补员。利用政府购买兽医社会化服务的方式,鼓励乡村兽医、动物防疫组织等参与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充实基层力量,确保地方动物防疫体系能够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