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身向海、央企领航”— 央企地方公司与辽宁领军企业共建“一带一路”工作会议在辽召开

作者:发改委办公室审核员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17日

   2018年4月15日,辽宁省发展改革委、辽宁省商务厅和中国信用保险辽宁分公司在沈阳共同举办了“转身向海、央企领航”—央企地方公司与辽宁领军企业共建“一带一路”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坚持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主旨演讲提出的改革开放系列重大举措,着力推进全省开放大会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辽宁企业与央企协同开展“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努力形成新时期辽宁产业双向合作新突破,积极营建辽宁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新局面。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雷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强调了坚持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对于推动辽宁全面开放的重大意义。提出要抢抓新时代对外开放新机遇,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开放大会的决策部署,以全面开放引领全面振兴。要充分发掘自身优势,充分释放各类开放平台动能。辽宁地方企业要紧密携手央企,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共同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富有辽宁特色的全面开放新路子,打造辽宁“一带一路”建设升级版。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金司、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中国信保、中信集团、中国国际金融、葛洲坝国际工程公司、国家开发银行辽宁省分行、大连分行等单位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专题授课。参加会议的还有14个市分管副市长,19个省直部门、各市发改委、商务局,100多家央企地方公司、辽宁领军企业、20家省级金融机构负责人等共300多位同志。

  作为一次开放合作的大会,这次会议充分体现了思维、内容和形式的开放创新,取得了多项积极的合作成果,呈现出诸多亮点和新意。

  一是签署7项合作协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与辽宁省发展改革委签署了《协同推进辽宁省“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协议》,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中国信保辽宁公司签署了《关于协同推进辽宁省“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战略协议》,沈阳东软医疗、大连中远海运、省机电设备成套、沈阳远大等省内企业分别与中国信保签署境外合作项目融资协议。这批协议的达成,为辽宁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相关方案研究及合作项目及时提供了强大的外脑外力支援。

  二是建立了高能级融资融智新模式。省发展改革委与国际合作中心、中信保已达成一致,将以合作框架为基础,进一步细化、丰富合作内容,形成多领域、体系化合作模式,建立国家级智库与辽宁方案、政策性金融与辽宁项目的全方位对接机制,全面推进“一带一路”辽宁方案对国家方案的承接、服务与落实。

  三是开辟了央地企业合作新路径。实施国际产能合作,企业为本、项目是纲、央企领航。我们充分利用这次众多央企负责人参会的机会,搭建央地企业交流平台,主动沟通洽谈,会上会下积极促成了多项新的央地企业合作意向。参会企业均表示这种会议形式创造了企业协作新路径。

  四是扩大了辽宁服务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影响力。“一带一路”是全球化倡议,扩大宣传、深入人心是重要任务。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宣传工作,邀请众多媒体并提供周到的人文服务,安排企业家访谈,开辟媒体工作专区,开通手机二维码,设置典型企业项目大型展区等。当晚,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凤凰网和辽宁电视台等13家主流媒体就对会议情况和辽宁“一带一路”建设成果进行了详细报道,众多媒体也进行了转载宣传,社会赞誉较大,宣传效果显著。

  五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外开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扩大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和经贸往来,持续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重点领域亮点频现。

  一是转身向海深入人心。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辽宁不断以开放促进观念更新和思维转变、以开放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全方位树立国际化、现代化发展意识,按照人人创建营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标准,全面创建“最好服务省”和“发展环境最优省”,全省开放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开放格局逐步放大。

  二是互联互通加快拓展。以打造“辽满欧”、“辽蒙欧”、“辽海欧”跨境铁海联运为着力点,对俄对欧“硬联通”不断强化,正在形成外连俄蒙欧、内接京津冀、长三角的陆海大通道和跨境物流大枢纽。2017年辽宁中欧班列数量达到1123列,实现货运量完成9.1万标箱,海运开辟了北极东北航道。辽宁作为欧亚大陆桥东部陆海门户枢纽的作用越来越显现。

  三是产能合作持续深化。大力实施“引进来”,积极对接德国工业4.0,航空装备、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海工装备发展势头明显,智能制造装备异军突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有序推动“走出去”,结合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需求,与 “一带一路”国家实现产业互补对接,投资建设的伊朗、印度、印尼、罗马尼亚、乌干达等境外园区已初具规模。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印度生产基地、沈阳东软的非洲国家医疗设备、中远海运的印度钻井平台租赁、沈阳华晨的伊朗汽车生产线等一批项目已达产,一批能源、建材、工程承包项目积极推进。同时,优势产业的海外延伸、富余产能的有序输出,正探索“以一带多”的新模式,以产业带动经贸、工程承包和服务业联动开拓国际市场,培育一批跨国企业和境外工程承包企业,为加快辽宁产业转型升级,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找到了更多突破口和新空间。

  四是开放功能逐步增强。已经搭建了自贸试验区、大连金普新区、沈抚新区、沈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一批高能级平台,以及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营口中韩投资贸易合作园等特色平台,拥有各类口岸13个,海关特殊监管区5个,纳入国家公告目录的国家级、省级开发区88个,境外工业园区8个。目前,这些平台已成为辽宁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开放功能提升先导区。

  五是保障能力得到提升。各级政府部门积极发挥“项目管家”的服务功能,研究制定财政金融、综合服务、风险管控等全方位服务保障措施。协调沟通央地企业对接合作,组建辽宁省国际产能合作联盟,促成一批项目联合出海。省发展改革委等政府部门与中信保、国开行、进出口银行形成紧密合作,为企业开通融资保险“绿色通道”,积极创新“保险+”、开发性金融等支持机制,着力加强对企业国际产能合作保驾护航的制度建设、政策供给和风险防控。

  刚刚闭幕的全省开放工作大会,进一步强调要以服务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全面开放的引领,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全面开放引领全面振兴。我省学习借鉴宁波经验,提出了以创建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为主战场推进全面开放的重大举措,以此统筹省内省外各类开放发展要素,打造辽宁融入国际、走向全球的标志性品牌。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将重点围绕优势产业双向合作新高地、“五维”互联互通新体系、贸易投资便利化新标杆、高能级开放新平台、民心相通新样板和服务保障新机制等六大领域开放创新,推动辽宁“一带一路”建设在思想观念、结构布局、体制机制上进一步拓展,加快构建内外联动、陆海共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将我省打造成为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窗口,着力打造辽宁服务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升级版。目前,省发展改革委正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组织专门力量,加快编制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