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明确十项任务 2030年实现碳达峰目标

作者:

来源:省发展改革委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30日

  东北新闻网、北斗融媒讯(记者田理)日前,辽宁省政府印发《辽宁省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辽宁实现碳达峰目标的路线图、施工图。9月29日,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辽宁省发展改革委介绍解读《实施方案》有关情况。

 

  《实施方案》聚焦“十四五”和“十五五”两个碳达峰关键期,提出了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等方面主要目标。比如,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3.7%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5%,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率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指标。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增量逐步得到控制,为实现碳达峰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率达到国家要求,并实现碳达峰目标。

  据悉,《实施方案》充分考虑我省发展实际,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优势,立足能源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对标国家碳达峰行动方案,科学谋划碳达峰实施路径,明确任务目标,提出具有辽宁辨识度的十个方面重点任务,既体现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又符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总体部署。具体如下:

  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煤炭消费替代和转型升级,又好又快发展新能源,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合理调控油气消费,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到2025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700万千瓦以上,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以上,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到2030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到800万千瓦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50%。

  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提升绿色低碳产业装备供给能力,加快原材料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抢占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新高地。石化行业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引导炼油企业自主参与产能置换和整合重组,推动“减油增化”,培育完善烯烃、芳烃、精细化工产业链,加快建设盘锦辽东湾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将大连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钢铁行业严格执行产能置换政策,鼓励钢铁企业研发高效清洁智能化的全废钢电炉冶炼、非高炉炼铁等新工艺,强化炼铁环节节能降碳,高质量建设新一代沿海钢铁基地,深入推进钢铁企业清洁生产改造。有色金属产业严控低效产能盲目扩张,引导产业链向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领域先进材料延伸,促进有色行业向规模化、高端化发展。建材行业严格执行产能置换政策,建立水泥错峰生产常态化机制,重点发展非碳酸盐钙质原料替代技术,推广平板玻璃富氧燃烧等低碳技术,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和应用推广。

  推动城乡建设碳达峰。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提升建筑能效水平,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推进农村建设和低碳用能转型。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

  加快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进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集装箱海铁联运量占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比例达到15%,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新增城市公交、出租车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比例基本达到100%。

  推进节能降碳提升能效。全面提升节能管理水平,科学有序推行用能预算管理,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严控盲目新增高“两高一低”项目,健全节能监察体系。实施节能降碳重点工程,推动电力、冶金、石化、建材等行业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综合运用市场、行政、技术、价格等手段,依法依规推动低效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

  推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推进园区循环化发展,加强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建立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基本健全,生活垃圾资源化比例提升至60%左右;到2030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提升至65%等工作目标。

  强化绿色低碳创新支撑。打造绿色低碳技术研发高地,鼓励清洁能源、工业流程再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完善绿色低碳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强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引进培育一批带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发展的顶尖人才和领军团队。

  巩固提升碳汇能力。巩固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强生态系统碳汇基础支撑,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

  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深入开展绿色低碳宣教培训,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支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统筹有序推进碳达峰。推进重点区域绿色低碳发展,稳步推动联动有序达峰,积极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