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省发展改革委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2日
编者按:
今年以来,全省各地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深入开展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对接和“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取得积极成效。为进一步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省发展改革委梳理出各地落实优惠政策、加强融资对接等方面典型案例,供各地、各单位推进相关工作中参考借鉴。
(一)落实续贷政策,改善融资环境
1.鞍山市充分运用“无还本续贷”推动小微企业纾困发展
鞍山市某新材料制品公司面临短期流动资金紧张的问题,工商银行鞍山分行在定期走访中了解企业困境后,立即启动小微服务快速响应机制,针对企业存量贷款到期压力,通过“三个提前”优化流程:提前60天启动贷前调查,提前30天完成审批流程,提前15天落实风险评估。在保障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成功办理无还本续贷。
2.抚顺市“应续尽续”切实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抚顺市某环保科技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辽宁省瞪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自2022年起首次在交通银行抚顺东洲支行获信后,分别于2023年及2024年提升授信额度,但仍面临资金周转问题。交通银行抚顺东洲支行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提高审批效率,及时为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下调贷款利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二)强化担保增信,赋能企业发展
1.辽宁省融资担保集团创新供应链担保模式
锦州市某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是辽宁省新能源汽车集群重要企业,供应链覆盖170余家企业,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供应链体系。辽宁省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以该企业为核心,将担保服务从单一企业向产业链纵深延伸,创新推出供应链融资担保业务模式。通过企业供应商白名单,实现优质客户精准筛选。同时,免除房产、土地等实物反担保要求。今年以来,省担保集团已为4户链上企业提供担保贷款。
2.辽阳市“一企一策”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
辽阳市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因抵押物不足,面临生产流动资金短缺的困境,辽阳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办公室第一时间联系营口银行辽阳分行,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产品,采用“政府+银行+担保公司+企业”四方协作的模式,成功为该化工企业争取到贷款。
(三)降低融资成本,助力涉农发展
1.锦州市为企业精准匹配惠农贷款
锦州市某生物科技公司是饲料生产型企业,急需流动资金。锦州市工作专班协调农业银行黑山县支行,迅速对接走访,结合客户资信条件精准适配农行“惠农贷”,仅用不到2天时间成功放款。
2.营口市“金信循环贷”解决收粮企业资金短缺难题
营口市某稻米龙头企业因缺少有效资产抵押,存在资金短缺困难。辽宁农商行大石桥支行成立了专项服务团队主动对接企业,开辟“粮食产业绿色通道”,为企业投放额度可循环使用、随用随还的“金信循环贷”。
3.铁岭市多向发力协调解决农户融资困难
铁岭市铁岭县某农作物种植合作社在生产经营中遇到困难,铁岭县发改局积极协调该县农业农村局,并联合各家银行机构对种植大户开展实地走访调研,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讲解,协调邮储银行为该合作社投放贷款。
(四)拓展对接方式,搭建对接桥梁
1.沈阳市以街道为载体推动银企对接
沈阳市铁西区兴顺街道针对银企信息不对称现状,牵头组织农行、工行、交行、广发银行等银行与有融资需求的多家企业,举办“银企面对面”对接活动,就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相关政策深入交流,并利用商户微信群等多渠道向企业宣传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相关政策。通过部门协同联动和惠企政策广泛宣传,工商银行铁西支行、邮储银行分别为某轴承集团销售公司和某灯具经销公司投放贷款,有效支持企业融资需求。
2.丹东市举办政银企对接活动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丹东市元宝区召开政银企对接活动—农业专场,联合区工商联、区农业农村局、金山镇政府及农业银行等7家银行与52家农业企业和种养殖户,搭建政府、银行与农业企业、农户之间的沟通桥梁,促进金融资源与农业产业的精准对接。
3.盘锦市组织开展政策宣讲强化银企对接
盘锦市召开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政策宣讲暨银企对接工作会议,组织税务、海关等政府部门和银行、出口信保等金融机构现场介绍融资相关政策和特色金融产品,并对7家外贸小微企业关注的问题进行一对一解答,为企业搭建了解政策“窗口”和融资对接“桥梁”。
4.葫芦岛市“培训+现场办公”即时解决企业难题
葫芦岛市某高新技术公司因公司研发项目,出现融资缺口。葫芦岛高新区工作专班组织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邮储银行等多家银行开展“逛‘超市’,选贷款,渡难关——高新区助力小微企业融资”政策宣讲会。会上,工商银行工作人员当场进行企业纳税数据测算、收集企业资料,3个工作日后为企业放贷。
5.沈抚示范区举办多场“专精特新”银企对接活动
沈抚示范区举办多场“融通共生银政企生态链聚合”活动,采用“入企举办+现场办公”的方式,组织金融机构与“专精特新”企业现场对接,实现政策供给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匹配。